当前位置:首页>医界新闻


微创保胆取石向胆囊切除发出挑战

 发布时间:2013-07-12    文章来源:网站管理员

   1882年,德国名医Langenbuch完成了第一例胆囊切除术,并提出了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100多年里,传统的胆囊切除术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手术的出现,曾一度被称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难道胆囊真的就不那么重要?还是无奈之下非切不可呢?
   洛阳微创保胆取石第一人——史建安,一直是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中信重机医院腔镜外科主任史建安说,因为当时技术和观念比较落后,误认为胆囊切开取石取不净结石,复发率高;另外患有胆囊息肉,有引发胆囊癌变的可能。多数医生认为保胆取石没有什么优越性,所以近百年来胆囊切除基本上是作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宝善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拉开了胆囊结石保胆取石的序幕,对数千例患者临床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新式保胆取石方法术后的结石复发率并不高,仅为2—5%!
   胆囊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排泄胆汁、分泌功能、调节肝内外胆管内的压力和平衡以及免疫等重要生理功能,在人体消化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肝脏相符相称、肝胆相照。那么切除胆囊之后会引发哪些后遗症呢?
   史建安说,人体是由各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器官是可有可无的,切除胆囊后必然会带来机体的一些不适或改变。胆囊结石以切除人体功能器官为代价,不符合病人的心理要求。胆囊切除后胆总管就会代偿性扩张,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由于胆管没有浓缩胆汁的能力,进食高脂肪食物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甚至脂肪泻;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后,增加了胆总管结石发病率,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胃肠癌的发生。
   事实上,很多患者也不愿意切除胆囊。近日,家住洛宁县40岁的贺女士,在单位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胆囊结石,医生建议她将胆囊一并切除,贺女士坚决不同意,她觉着自己还年轻,胆囊没了,身体就不完整了,首先在心理上就有残缺的感觉。后来听说中信重机中心医院开展有保胆取石,遂前去咨询。
   史建安介绍,保胆取石有它的适应症。一是胆囊必须有功能,二是胆囊不能萎缩,三是胆囊不能有癌变。通过详细检查,贺女士适合做保胆手术。手术由史建安主任主刀,她在贺女士腹部打了三个直径0.5—1厘米的小孔。通过腹腔镜,利用伸入腹腔的“操作臂”对胆囊底部进行穿刺,吸去胆汁。再在胆囊底部切开1厘米小口,在胆道镜下发现并成功取出结石。
   通过胆道镜可直视胆囊、胆囊管、胆总管以及左右肝管内的情况,哪里有结石就到哪里去取石,彻底安全取净结石,防止复发。在确定无结石残留后,用可吸收线缝合胆囊。这是考验医生技术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缝合不好会造成胆漏。贺女士手术非常成功,从其胆囊里取出两块较大的结石,最大的有2厘米,其胆囊被完整保留下来。
   史建安说,一般保胆取石术后6—8小时就可下床活动,8小时后可进流食。保胆取石极大的减少了胆管损伤的可能性,避免了切除胆囊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充分证实了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的必要性。
在此,呼吁外科大夫在摘除胆囊前,要以人为本,应该更多的为病人的生活质量考虑,尽量刀下留胆。作为病人应在充分了解各种技术优略后慎重选择,毕竟切除了以后就再也回不来了。总之,在看待保胆手术和进行保胆手术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客观、务实,让病人真正的得到好处。(陈俊才)

版权所有:洛阳医学网
主办:洛阳市卫健委学会办公室、洛阳医学会 豫ICP备09015155号
地址:洛南新区政和路卫生监督中心9楼